请百度搜索上海思源教育高复中心关键词找到我们! 网址:www.siyuangf.cn
伴千万孩子共同成长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Choi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ard work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动态
高考写作审题总是出现问题?是因为你没掌握这个方法【内含例题解析】
来源: | 作者:思源龙漕高复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316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考写作审题总是出现问题?是因为你没掌握这个方法【内含例题解析】


目前各位同学的问题呈现出两种极端:其一是拿到材料,似有所悟,实则离题万里;其二则是无有所悟,遂胡乱写就。

两者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分数非常难看。


都说高考文不比中考

不可套题或者背诵范文蒙混过关那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提升写作?


先从审题做起

唯有先从审题做起,用语文学科的方法剖析。何为语文学科的方法?那就是语法。由此一般审题可分三个步骤:


1、审材料层次——此处应寻找句与句之间的关联词,对复杂材料进行结构划分。分清材料层次才可进一步理解材料的内涵及侧重点。

2、审核心词语——抓住句中的动词,名词或动宾结构。3、抓修饰性词——如副词,形容词,状语等等。


春考: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到过了。


1.首先可以跳过第一个步骤,直接寻找材料中的名词——重要的东西!动词——被提到过

【注意语态:主动与被动差别有时很大】

随着这一步的审题,我们头脑中呈现很多可写内容——什么是重要的东西?哪些重要的东西被哪些人提到过?在哪部著作或者公开场合提到?


2.接着我们寻找修饰性词语——所有&在很早以前&过了【时态——过去完成时】

因此,我们头脑会冒出如下的思路:


【1】是所有的吗?这符合历史发展及人类认知的规律吗?


【2】提到过意味着什么?很深入剖析?还是泛泛而谈?还是不成熟的理论?或者只提到现象未涉及本质?只谈及个体而没有全面认识?我们要对于“过了”这个词进行分类讨论。



所以,我们的写作深入展开

不仅来源于自我表述能力

或是政治哲学课的理论认识

更是源于对材料的科学解释


例题解析2



宝山一模

我们知道理解一个人很难,误解却相当普遍,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被人理解。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第一步找到材料的层次

关键词——但是。它将材料分为前后两层,且为转折【或递进关系】


第二步,剖析前后两部分材料

1.前句动宾结构&动词——理解一个人&误解,形容词——很难&很普遍,因此合在一起是一个现象,在分析现象时要学会分析理解难,误解普遍的原因,而不是单纯分析何为理解?何为误解?

2.后句动词——希望,宾语——被人理解;这是建立在前句基础上人的做法。

3.从句子的侧重来看,转折关系强调后半句,对后句的行为分析与阐述应占据主要地位。


所以我们可以写的内容就是

1.为何理解一个人难?误解如此普遍?因为普遍,所以可以分析社会或历史原因。

2.我们仍希望被人理解,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此处可有思辨认识。


综上,作文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