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百度搜索上海思源教育高复中心关键词找到我们! 网址:www.siyuangf.cn
伴千万孩子共同成长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Choic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ard work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动态
章老师作文专栏②:写作中的对话意识
来源:思源龙漕高复 | 作者:思源龙漕高复 章章老师 | 发布时间: 2023-05-05 | 417 次浏览 | 分享到:

章老师作文专栏②:写作中的对话意识

在历届高考作文的点评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说法:考生要有对话意识。什么是作文中的对话呢?如何具备对话的意识呢?怎样才算写作的有效对话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写作中的对话意识。

专家解读


“对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以对话的态度作文,便不是仰视材料,而是平视乃至俯视材料,以平等的姿态同材料论题展开讨论,肯定其正确,否定其谬误,补充其不足。唯有如此,方能完整践行新课标所强调的批判性思维。也就是说,“有我”但不“唯我”才会收获青眼。


——高考语文阅卷组长周宏


步骤分解


第一步:我知道你在说什么。

即对题干的材料进行全面的阐释,这是对话的基础和开端。只有明白了对方在说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在作文落笔前,要先问一问自己:“我读得对吗?”“我读出的含义涵盖这几句话了吗?”“为什么我的结论无法联系材料中的某句话?”如果匆忙读之,粗略想之,草率书之,作文很可能就失足于对话的起步阶段了。



第二步:我理解你这么说的原因。


即对题干的观点或现象作合理性分析,这是对话的必要准备。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提出者站在一定的立场背景下,对自我、对世界的合理表达。对其所含倾向的肯定和阐释,是展开有效对话的心理基础。在行文中问一问自己:“这么说有道理吗?”“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呢?”“是情有可原,还是意义非凡?” 如此一来,对话才有了深入的可能。


第三步:我还想对此做些补充。


即针对题干问题的个性化思考,其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我”有别于“他者”的思想之所在,是作文拉开差距的关键之所在。此时需要问一问自己:“对方说的真的完全正确吗?”“任何时候都成立吗?”“是否还有更好的答案呢?”当我们给观点、看法加上条件,为概念、对象建立连接,论述就变得丰富起来了,思考也不断精细化,不断深刻化了——这,大概就是“对话”和“聊天”的本质区别了。



实战演练


这是9月摸底测的作文题:


公园要在草地上新建一条小路,被认定的最佳设计方案是:在一段时间内任由游人自由行走,最终形成道路。这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思源高复周同学的这篇考场作文,就体现了非常强的对话意识,我们一起来分析。


众人之见为主,总体规划为辅


在公园草地上建小路,什么方式最为合适?有一种观点是:不需要规划分析和设计,在一段时间内任由游人自由行走,最终形成道路即可。


【评:第一步,我知道你在说什么。先用简练的语言,对题干中的最佳设计方案作全面的阐述。】


这确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观点。鲁迅曾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句名言完美诠释了该观点的合理性。要修建道路,根本的目的当然是满足人们通行的需求。人们自由行走,走的人最多的路线,恰恰反映并满足了最大多数人的通行需求。这种安排,看上去的确高明,非但在公园中建路如此,许多需要考虑将众人利益最大化的设计方案于是便都可运用这一原理——小到球馆的选址,大到社会规范、公序良俗的建立,都可采用这个原则:让人们自由选择,形成秩序。


而与此相对的,便是另一种相反的观点:由公园管理者分析研究,制定一条路线。这一观点看似更加科学,为何却不如前一种呢?哲学家哈耶克对此有所解释。他发现,这条小路的选址,要考虑众人的需求,人很多,需求亦多样且复杂,仅仅几位管理者往往难以对所有方面考虑周全,选择的道路难免有失偏颇。例如,他们可能预设了一条斜穿草坪的路,认为直线最短最快,却不料有人更想欣赏两侧的美景,而自由形成的道路则没有这些问题。


【评:第二步,我理解你这么说的原因。从正反两方面对观点的合理性加以分析,并初步引申至现实生活中秩序的形成。】


那么,“自由行走”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了吗?总体的设计和规划就毫无必要了吗?亦非如此。自由模式的可行性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便是众人的意见与观念相对集中,不是过于分裂。否则,便会发生撕裂与混乱。美国的人民穿过“不同种族间共同相处”这片草坪,要设计道路,如果没有总体规划的折衷选择,那么极有可能造成白人与黑人在草坪上激烈冲突推搡的尴尬局面。第二个方面,自由选择要建立在群体理性的基础上,而群体的非理性往往由于从众比个体的非理性更难察觉。如美国总统柯立芝,对国家经济行自由放任之政策,看似满足众人需要,却因众人不理性地透支信用,滥买股票而暗含大萧条的危机,直到罗斯福进行适度调控才有所缓解。


【评:第三步,我还想对此做些补充。为这种“自由秩序”补充两个前提条件,亦即对题干中“游人”的限制,体现思维的独到性和现实的针对性。】


因此,结论显然,大多时候可以任由人们行走,形成方案,但仍需有管理者在人们出现分歧与非理性时,辅助引导。如此方能既满足众人需求,又预防可能的危机,形成最佳方案。


【评:对话后的总结,水到渠成。】



章章老师评语:


如此对话,思路清晰而严谨,同学们也不妨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最后,章章老师要提醒的是,这三个对话的步骤,并不一定是行文结构,更不是所谓作文套路,而是写作的思路,是每一篇作文写作前必须思考梳理的内容。具体落实到成文,哪个点到即止,哪个一笔带过,哪个详细论述,根据的是相应的题目和材料,更是自身写作时的思考和认识水平。注重思维,关注对话,不仅有助于应试作文,更可让我们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