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在学习上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比如,她比较注重自己的学习兴趣培养。原先她对英语不是很感兴趣,高三的时候,为了培养这一兴趣,她经常找英语老师借各种英语杂志,从课外阅读中找到学英语的乐趣。而对于语文,她比较喜欢看课外的一些东西,平时日常生活中也很注意观察,她认为平常的观察和感悟对于写作文非常有帮助。另外,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她认为多做题目总没有错,但她做题目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有选择地进行。比如,自己哪门课比较弱,这门课中又哪一块比较弱,她就选择哪门课哪一块进行针对性训练。 ●相关建议:1.平时多和父母及班主任沟通。考前一两个月,有段时间我的成绩一直徘徊在低谷,自己心里比较着急,学习状态也不好,平常练习,做错的题目也比较多,在那个时候我就找班主任和父母聊天。2.要注意劳逸结合。该休息的时候就休息,该学习的时候就学习,休息时间能不谈学习就不谈,否则很容易造成自己紧张。3.在高三的最后阶段的训练中,发挥失常的事情经常会发生,这个时候要学会自己安慰自己,可以告诉自己反正现在不是高考,而在安慰自己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弥补。 每做一件事都想想距离目标多远 钱涛:总成绩为686分,现被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录取。 “学习首先要给自己定个目标,然后自己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想想,自己离这个目标更近了,还是更远了?”钱涛说,刚进高中的时候,他想考清华,后来又想考北大,而在高二的一段时间里,他怀疑自己考不上北大,但那段时间他并没有因自己的怀疑而懊恼,而是很现实地想象自己所做的一切离自己所定的目标有多远,然后适时地调整。那时候他告诉自己大不了上其他大学,但自己还是应该努力,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 在适当的时候,钱涛还会充满热情地想象自己考上大学后会怎么样,美好的憧憬不仅让他的内心得到愉悦,而且也让他在学习上更有激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还把这些目标和愿望写在一些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 给自己定了目标,然后让自己每做一件事情离目标近一点。平时学习,他总喜欢学到老师的前面去,而做辅导书,他总喜欢做那种厚厚的辅导书。他认为,厚厚的辅导书基本上什么知识都概括进去了,做一遍就相当于复习了一遍,而做这种辅导书对提高薄弱科目很有帮助。“这个提高不是你做一天或做一次就会提高一分,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知识积累会有个跳跃性的发展。”钱涛说,通过这样的训练,在模拟考试中,他的生物从60多分提高到了90多分,英语也从100分提高到了120~130分。